1. 不是因為快樂令人變的感恩,而是因為懂得感恩令人變得更加快樂
2. 見苦知福
3. 知福、惜福、再造福
4. 因知足而懂得幫助別人
5. 幫助別人、得到最多的其實是自己
6. 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
7. 平衡點
最近去醫院當志工,
到目前為止,
一共做了三次的醫院志工,
二次是「急診」,一次是「內科檢查室」外加支援「內科加護病房的外面」。
這三次下來,
真的體會到「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
這一些病人因為身體的病痛,
必需要待在醫院,
而不能自由的在外面活動,
情況更差的,
就只能待在病床上等所有的治療流程。
我是在「急診室」與「內科加護病房」支援過,
這兩個定點一看就知道情況是比較差的情況。
在第一次擔任「急診室」的志工的時候,
有一位去其它診間看病的病人,
突然因心肌梗塞被送來急診,
這個時候警衛把病人放在輪椅,
很緊急的推過來,
一堆醫生和護理師就直接衝到急救區,
一段時間過後,
急救失敗,
病人往生了,
往急救室一看,
地上一堆沾滿血的紗布,
一個生命在無常間就失去了。
真的很令人震驚,
這一位病人並不是因為心肌梗塞來醫院的耶,
而是要去其它診間的,
但是,
確因為心肌梗塞而離開人世間。
接著家屬得到通知後,
來到急診室,
一整個不敢相信,
一直哭。
「有誰知道是無常先來,還是明天先來呢?」
其實來醫院當志工,
可以幫到什麼忙呢?
事實上幫不到什麼專業的東西,
但是,
可以幫忙打打雜,
推病床、幫護理師拿藥、跟病人聊天、幫忙注意病人的情況,
這一些東西一點都不專業,
但是,確可以讓護理師更可以專心在他們的工作上,
而不會因為要處理這一些雜事而分心。
我想對於醫院、醫生、護理師和病人應該多少有幫助的吧。
但是,事實上「幫助別人,得到最多的其實是自己。」
為什麼呢?
我開始去思考,
大部分的人當然希望生活可以快樂,
但是,什麼樣的生活才快樂?
過去,
大家都往上看,
都會覺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多,
一直在追,
然後都會一直不滿足,
卻一直忽略身邊已經擁有的東西,
像是還健在的父母,
還算健康的身體,
而一直去追求現在沒有的東西。
等到追求到的東西的時候,
又有其它東西要追求,
而這一些東西追求到了之後,
還是有其它東西要追求,
因為,人的欲望是沒有止盡的~
那怎麼辦?
前一陣子看到一句話:
「不是因為快樂令人變得感恩,而是因為懂得感恩令人變得更加快樂」
很有道理的一句話,
但是,若是之前的我(三年前吧),
我會不知道為何而感恩,
說錢沒有錢,說車沒有車,說房沒房,
別人有的東西我都沒有,
我也想感恩啊,
但是,這太牽強了吧。
直到我看到「見苦知福」這一句話後,
我就懂了,
其實我們一直「生在福中而不知福!」
怎麼說呢?
當我們要喝水時,
飲水機打開,水就出來了,
這是很平常的事情,
也不會特別去注意,
但是,
當看到非洲連喝個水都很困難,
這麼看起來,
我們有水可以喝,
這不就是直得感恩的事嗎?
當父母在旁邊碎碎唸時,
我會覺得好煩,
但是,看到別人想要好好的孝順父母時,
父母卻已經不在了。
而我們回家,
父母會擔心我們吃的不夠飽、穿的不夠暖,
這不就是直得感恩的事嗎?
(當然有時候父母的觀念錯誤,也要給他正確的資訊,而不是逆來順受,要跟父母一起成長,要用父母可以理解的方式跟他們溝通)
看到一些人一生下來,
身體就有殘疾,
而我們四肢健全,
這不就是直得感恩的事嗎?
當在醫院看到這一群病人因為生病而必需待在病房,
而我們卻可以在外面自由行動,
甚至可以服務他人,
這不就是直得感恩的事嗎?
在這裡,
我被教導「要感恩那一些受到我們幫助的人」,
我之前不懂,
我幫助你,
我還要謝謝你?!
這是什麼道理?
深入了解之後,
才知道確實是有道理。
「這一些人(病人、戰爭災民、天災災民)不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
他用自身表現出病、苦讓我們知道,
讓我知道怎我們擁有真的很多,
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
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
習慣擁有便利的商店,
習慣擁有沒有血淋淋戰事的生活環境…
習慣了一堆我們擁有但是別人確沒有的東西」
這一些平常我們是不會注意到,
而這一些病人或是災民用自身來提醒我們,
我們擁有的真的很多,
所以,
我們要感恩這一些受到我們幫助的人的理由就在這裡。
而當我們透過「見苦知福」知道我們擁有很多,
而知道我們是有福的人之後,
就比較會樂於付出,
「知福、惜福、再造福」。
如此才會有善的循環,
不是嗎?
另外,
要感恩這一些病人的另一個原因是,
當我親眼看到他們病痛的身體後,
我的心裡會想,
我一定不要把身體搞得跟他一樣,
如此一來,
我會去思考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以我之前的經驗,
我在聽到別人熬夜到爆肝,
我會想說我應該沒有那麼剛好吧。
別人爆飲爆食到身體出了狀況,
也會想,我應該不會那麼倒楣吧。
但是,當親眼看到他們痛苦的畫面,
這真的跟聽別人說到不一樣,
比較震撼(就好像看到「十二夜」、「看見台灣」、「生命的吶喊」一樣)、
真的會讓自己提早去思考,
什麼東西是自己想要的?
而什麼東西是需要的?
聽過一句話:「人在年輕的時候,用健康去換錢;年紀大的時候,用錢去換健康」,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平衡點」,
會失去平衡,通常是想要的太多,
而這一些想要的真的是必要的嗎?
真的不要等到失去健康才開始想怎麼挽回健康。
有人會說,
若太容易知足,
則會滿於現狀,
而不知進步。
人就是因為不知足,
才會進步,
所以,
人應該要懂得不知足!!
事實上,
追求更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想的是,
也必需要了解自己擁有的東西,
與我接下來要追求的東西,
我必需要在這兩個東西裡面尋找一個平衡點。
而不是完全忽略我所擁有的東西,
而全力去追求自己目前沒有擁有的東西。
因為有時候追求目標時,
會要犧牲現在有的部份東西(像是過度追求財富,需要犧牲部份家庭時間,甚至健康...)。
等到有一天,
發現我本來擁有的東西不見時,
這個時候才回過頭來去追求我原本有的,
而現在失去的東西。
但一些東西失去了就回不來了,
像是小孩的成長過程, 身體健康, 或是父母健在...
「平衡點」是我想要傳達的精神。
而透過去醫院當志工,
去發掘哪一些東西是我們現在擁有的東西,
但是,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
把這一些東西跟我們現在要追求的東西在重新檢視,
尋找新的「平衡點」。
當發現別人現在沒有的東西(健康),
而我們現在竟然是擁有,
這個時候,
我們就會覺得很幸福並且滿足,
這個時候就會試著由「手心向上」改為「手心向下」。
這裡有一個問題,
當發現自己擁有很多,並且滿足後,
就會裹足不前嗎?
我也分析過,
當我們知道「手心向下」後,
必然會嘗試去做很多付出,
而在做這一些事情的過程中,
必定會遇到挫折,
而當我們遇到挫的時候,
會想要嘗試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來解決這一個問題。
因此,懂得知足,並且學會「手心向下」,
並不會讓自己裹足不前,
反而會讓自己在知足感恩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而當這一些受到幫助的人,
開心的一笑,
這不就是最好的回報嗎?
這不是雙贏嗎?
很高興有去當醫院志工,
讓我更懂得知足,
因知足而感恩,
因感恩而快樂,
因快樂而懂得付出,
因付出而遇到挫折,
因挫折而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進步。
感恩~~
下面的圖片是志工替病患辦的茶會,
醫院不只要醫病,
同時也要照顧病人的心,
很有趣的還有舞獅,
替病患帶來過年的氣氛XD
[转]总述基金选择的步骤
17 年前